關閉
?云南普洱思茅區:全國試點工作顯成效 奏響文明實踐新樂章
發表時間:2022-06-30來源:云南文明網

  理論宣講深入人心、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志愿服務貼近民生、移風易俗倡樹新風……普洱市思茅區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區),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重點、出亮點、建品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文明實踐項目為抓手,以志愿者為主體力量,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文明實踐在這里落地生根,文明之花綻放茶城,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田。

  文明新風沐鄉村 文明實踐有深度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和政策,看看中央給咱們老百姓送來哪些好政策?!蹦掀伶傉氪妩h委書記化身成了一名“宣講員”,在村里為鄉親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在整碗村,一場場理論宣講既是黨員“微黨課”,又是群眾“大課堂”,深理論變成易懂道理,書面語變成家常話,入心入腦、實在管用。

  與此同時,整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抓手,深入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制定《整碗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整碗村垃圾清運保潔制度》等,積極開展“美麗小組”“美麗庭院”等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在全村范圍實施垃圾集中清運工作,以“積分制”獎勵等方式激勵群眾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通過“制度現行,干部帶頭,群眾參與,持續推進”的有力舉措來鞏固提升“省級美麗村莊”創建成果。

  “我們以‘積分兌換’的機制,激勵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等賺取積分,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讓群眾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用‘小’積分釋放文明創建‘大’能量?!蹦掀伶傉氪遑撠熑苏f,整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樹新風改陋習”“村民紅黑榜”等活動,加強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志愿紅”百花齊放 文明實踐有溫度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群眾需求各不一樣。為更精準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提升文明實踐服務的“溫度”,思茅街道通商南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轄區內的多個小區設置了“微心愿”墻。同時,集中力量辦理,靶向瞄準問題,精準對口解決,實現100%完成群眾“微心愿”?!拔也粫弥悄苁謾C,之前遇到問題無法在群里反映,現在好了,直接到小區‘微心愿’墻就能反映,而且沒想到的是,問題能夠解決地這么快、這么好,真是幫了我大忙了?!奔易£柟庑鲁且黄诘木用襦嚹城安痪靡蛏瞵嵤潞袜従赢a生了矛盾,通過“微心愿”反映給社區后,社區工作人員及時進行了調解,兩家又恢復了往日的和諧。

  不僅如此,通商南路社區還探索建立了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讓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退役軍人從“橄欖綠”化身為“志愿紅”,在基層治理、小區管理、志愿服務中發揮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軍人本色。陳宏海就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的其中一員,他在經營好自己的小店的同時,義務“擔任”茗源福居小區業委會副主任,在他和其他4名小區業委會工作人員的協作下,不僅為小區居民解決了“停車難”及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等問題,還把小區里里外外管理得井井有條,并利用傳統佳節等契機組織小區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小區居民多了一份安全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志愿者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要活動方式。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從“大水漫灌”走向“精準滴灌”,思茅區不斷健全“8+N”志愿服務隊伍建設,鍛造了一支支有能力、有熱情、靠得住、敢擔當的志愿服務隊伍,積極推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百花齊放”。截至目前,思茅區建立志愿服務組織157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99個,注冊志愿者9.5萬人,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600余場次。

  “聚力”豐富活動 文明實踐有熱度

  

  走進思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講活動室、非遺文化展示、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圖書閱覽等功能多樣。中心緊貼群眾需求,常態化開展公益講座、文藝演出、“星期八舞會”等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并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建成理論宣講、思想教育、文化傳承、科技科普等各類平臺,讓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

  “剛開始群眾非常排斥參加各類活動,現在都是追著報名,這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的鮮活寫照?!彼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說。中心自2021年4月啟用以來,每周平均開展各類實踐活動3至4場次,每個月牽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多場次。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平均每年開展活動2300余場次。

  思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只是思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個縮影。為了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思茅區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全覆蓋,打造了一批“群眾愛來、有事能辦,大事想得到、小事辦得了”的“百姓之家”,不斷滿足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一個個文明實踐場所,正成為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主陣地;一場場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次次實踐活動,奏響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樂章。(記者 徐瑞)

責任編輯:王若寧 賈園園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辣妞范1000免费部免费视频_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_国产videosex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