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沖破云層,為連綿的羅霄山脈鍍上一層金黃。巍巍青山下,阡陌縱橫,雞犬相聞,山村歡歌揚。這幅美麗的畫卷正是株洲鄉村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湖南省株洲市以文明鄉村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建設,打通農村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在株洲的廣袤鄉村,人居環境美了,文化生活美了,鄉風民風美了……
人居環境美了
山村有了“高顏值”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漫步在株洲市石峰區大沖村,花海如潮,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而過去,這里生活污水橫流。
大沖村四季花海。
2018年3月,大沖村啟動污水處理項目,設立12個污水處理站,100余戶村民家的污水通過排水管網流向處理站,最終凈化為干凈安全的水。
村莊的蛻變,倒逼了村民素質的提升。如今,在大沖村,隨地亂扔垃圾的少了,亂堆亂放的少了,村民們還主動承擔起保護家園的責任。
變美的不只有大沖村。在株洲市天元區三門鎮響水村,“百花園”游人如織,鴻雁公園百雁齊飛,休閑農業、高效現代農業、健康養老養生業辦得風生水起;往南200公里外的炎陵縣十都鎮,村道平坦寬敞,兩旁青山掩映,山花爛漫,獨具特色的客家民宿錯落有致。
近年來,株洲市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百村示范”工程,全面開展“農村清潔行動”“廁所革命”“最美庭院”等主題活動。截至目前,全市1016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完成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900余公里,全市農村道路兩側實現了“應綠盡綠”。
文化生活美了
村里有了“新潮流”
5月25日晚上7時,在茶陵縣秩堂鎮馬吉村,吃過晚飯的村民陸續來到村里的休閑廣場。4000多平方米的廣場上,孩童追逐嬉戲。音樂聲起,大媽們跳起了廣場舞,寂靜的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
“現在我們都遠離了麻將桌,健身搞文藝成了新潮流?!毖年牫蓡T老李自豪地說道。
在農家書屋,聆聽鄉賢講古論今;在鄉鎮圖書館里,品讀撫慰心靈的書籍;在鄉村大舞臺,欣賞各式文娛表演……近年來,株洲通過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打通了農村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據統計,去年,株洲市共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383個,建成農家書屋1561個,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如今,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株洲市還通過扶持“一縣一區一品”,推出了醴陵溈山村、茶陵秩堂鎮、炎陵中村瑤族鄉等一批具有歷史人文魅力、民族特點的經典文化村鎮,讓村民在保護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時,還能實現經濟增收。
鄉風民風美了
村民有了“新內涵”
變美的不只是外在,還有“內涵”。
“過去用‘六盆八碗’,每桌酒席要花費近千元?,F在按規定辦,費用不到400元?!睂τ诖謇锍雠_的紅白喜事新規,家住醴陵市孫家灣鎮孫家灣村的許秋生連連點贊。
孫家灣村曾是遠近聞名的“明星村”。近年來,該村先后引進20多家企業,形成了陶瓷、防水、包裝、耐火材料等四大支柱產業。隨著產業的發展,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奢靡、攀比之風愈演愈烈。
2018年7月,該村成立了以“去陋習、樹新風”為宗旨的紅白喜事理事會,成員皆由村民自愿申請、不計報酬。酒席規模、人數和人情禮金的多少,都按照“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原則監督執行。
去年1月下旬,許秋生的母親去世。辦喪事時,原想熱鬧操辦,在村里理事會的勸導下,他改變計劃,不請鑼鼓隊,取消拱門,節約了近萬元。
事實上,近年來,株洲各縣市區相繼出臺文明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村規民約,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主題活動宣傳、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承諾書等形式,讓文明婚喪嫁娶的清風吹遍農村大地。據統計,去年,全市1016個行政村新辦婚事、簡辦喪事近萬起,人情開支同比減少50%以上。